白冠鹦哥(英文名:White-crowned Parrot,学名:Pionus senilis),是鹦形目鹦鹉科裸眼鹦哥属的鸟类。中等体型的鹦鹉,分布于中美洲,从墨西哥东北部至巴拿马西部的热带低地。其显著特征为头部蓝灰色上有一块白色冠斑和喉咙,尾下覆羽呈粉红色。在繁殖季节,常以小群形式出现,迁徙模式尚不清楚,飞行时翼拍深而有力。
外形特征:成年白冠鹦哥约24厘米长,体重介于193至229克。头部前额、头顶和中部冠羽白色,眼周裸露的肉黄色环,脸部和颈背暗绿色边缘略带蓝色。上胸白色斑块,其余下身绿色边缘厚实的蓝色,腹部较少。尾下覆羽和尾基部红色,尾羽其余部分绿色,外侧蓝色。背部绿色,翼羽绿色边缘淡黄色。雌鸟较雄鸟略显暗淡。幼鸟头部、颈背和胸部绿色,少有或无白色,冠羽绿色边缘带白色。
鸣叫特征:飞行叫声为重复的响亮刺耳声“crreet!”。当停歇时,有多种‘交谈’叫声,大多具有同样尖锐的音质。
生活习性:栖息于热带湿润的常绿森林、松林-栎树林、云雾林、松树林草地、河岸森林、半开放地带及种植园和农业区。活动范围通常在海拔1600米以下,偶尔可达2300米。在墨西哥的运动模式不明,可能有季节性迁移。
生长繁殖:繁殖期在墨西哥为3月,在伯利兹和可能的危地马拉为2月至5月,在哥斯达黎加为1月至4月。巢建于树洞或偏爱的棕榈残桩中。每窝产卵3到6枚,大小约为33.8至35.6毫米×23.8至26.2毫米。仅雌鸟孵卵,孵化期26至28天,雏鸟期54至68天。
区别辨识:与白额鹦鹉和红额鹦鹉相比,白冠鹦鹉的飞行风格独特,翼拍深而有力,而上述两种鹦鹉的翼拍更快、更浅。此外,白冠鹦鹉的白色冠斑和喉咙是明显的区别特征。
保护现状:IUCN:LC(无危);CITES II级。在哥斯达黎加可能达到最大数量,但在尼加拉瓜西部可能因生境丧失而灭绝,巴拿马边缘地带自然稀少。
地理分布:分布于中美洲,从墨西哥东北部(南塔毛利帕斯)向南,主要在加勒比海斜坡,直至巴拿马西部(奇里基省、博卡斯德尔托罗省)。在哥斯达黎加,特别是在繁殖季节后,会偶尔造访中央谷地。
其他:尽管被报道在玉米、高粱和商业水果种植园造成损害,但尚未有迫害的报告。贸易量相对较低,自1985年至1990年,洪都拉斯出口了6413只,之后禁止了该物种的贸易。
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冠鹦哥的信息:
声明: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,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
粤ICP备17132527号-1 | 隐私政策 | 使用条款 | Ⓒ2017-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